船舶与智能制造学院赴江西职业技术大学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调研

发布时间:2025-07-01浏览次数:10

为学习借鉴“双高”职业院校在船舶类、智能制造类专业的办学经验,优化我院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智能实训教学水平,626-27日,船舶与智能制造学院党总支书记胡杰、院长赵先锐一行专程前往江西职业技术大学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深度调研交流。

此次调研聚焦高水平职业院校在相关领域的核心优势,重点考察了两校在师资结构优化、“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以及智能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功实践。调研队伍一行实地参观了与我院专业高度契合的船舶智能制造、先进焊接技术等现代化智能实训场所,亲身感受了产教融合的前沿成果。

在江西职业技术大学,调研组深入了解了该校作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的发展路径。双方重点交流了如何系统化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以支撑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该校船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彭欣健深入分析职业院校校友发展的两大基石,即船舶企业一线技术人才和安全质量管理人才;为了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重视应对行业变革的“三新”战略,即在新教材、新技术和新工艺上寻求创新与突破。同时,院长高靖详细介绍了他们学院对接区域船舶与装备制造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的具体做法。随后,调研队伍走进该校的船舶智能制造中心、高端焊接技术实训室等场所,现场观摩了基于真实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教学平台运行情况。该校高度仿真的船舶分段建造模拟车间、先进的智能化焊接设备及虚拟仿真系统,充分展现了其在打造智能化、场景化、生产化实训环境方面的高水平投入,为培养直接服务船舶工业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强大支撑。

 


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我院调研队伍重点考察了其以船舶工程技术、船舶舾装工程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游艇与设计制造、海洋工程技术为鲜明特色的五个专业建设。该校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院长吴春芳分享了其深度依托船舶行业、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独特经验,介绍其服务于船舶行业和武汉地区“两型社会”建设,特别是企业技术专家深度参与教学标准制定、核心课程开发及实训指导的全过程合作机制。她还介绍了学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基于工艺实施工作过程、培养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我院调研队伍实地参观了学院的智能产线实训室、船舶结构实训室、船舶工艺实训室、游艇设计室、游艇建造实训室、焊接实训室、大师工作室等多个试验实训室,对其将产业前沿技术深度融入实践教学环节的模式表示赞赏。

 


此次对两所特色鲜明、在船舶与智能制造领域享有盛誉的职业院校的深度调研,为我院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双高”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提升智能实训教学水平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调研中重点关注并学习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特别是紧密对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升级需求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智能化实训教学场所的建设与应用模式,将有力助推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制造强国战略以及区域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

(撰写:高倩  审稿:赵先锐)